四川省惠民帮扶中心工作经验交流之一——绵阳
作者: 来源:四川省总工会 发表于:2008年10月16日 文章点击数:10458 【打印】
在四川省惠民帮扶中心工作经验交流
暨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
中共绵阳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 王倩
(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在这里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惠民帮扶中心的建设,我感到非常激动。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的一个新生事物,风风雨雨走过近两年,已有数十万困难群众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实惠;中心在参与抗震救灾、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要感谢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感谢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对绵阳的关心、关爱);感谢省级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倾力支持;感谢各兄弟市州和社会各界的真心帮助!
自去年“全省工青妇惠民帮扶中心现场会”以来,按照登菊常委“要在中心长效机制建设上实现突破”的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民生工委的领导和推动下,在市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重点抓了“一制五化”等工作。即“统一领导体制和资源整合化、覆盖全面化、数据网络化、运行制度化、活动规范化”这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基层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衷心拥护,受到了各级领导以及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主流新闻媒体的高度评价。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惠民帮扶中心在着眼长效、创新“四个机制”上下功夫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发展,创新组织机制
惠民帮扶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统一思考,要有统一的领导体制、明确的工作职能和健全的基层网络。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领导体系。绵阳市建立了专门的民生工作机构——市民生工委、民生工作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全市民生工作。下设两办两中心,即民生工委办、民生工程办、惠民帮扶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其中,惠民帮扶中心,仍然由工会牵头,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基础,整合有关部门帮扶资源,在民生工委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惠民帮扶。目前,各县市区也建立了相应的民生工作机构和惠民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帮扶职能。按照“市区共建中心”的原则,我市惠民帮扶中心对原有职能进行了调整、完善,把涪城、游仙两区的惠民工作整合到市中心共同办理;把水、气、公交、新农合等服务项目纳入中心办理。增设了应急救助、扶持灾区青年创业(YBC)等窗口。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建立了惠民超市、医院、药房、职业培训学校。目前,市惠民帮扶中心有15个服务窗口、4个惠民服务阵地、113项惠民帮扶项目。
三是延伸基层网络。今年初,我市召开了县市区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现场会,及时推广县级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经验,迅速推动惠民帮扶工作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了惠民帮扶中心,建成乡镇、街道惠民帮扶服务站171个,村、社区服务点520个,惠民帮扶流动服务队10支。使困难群众在家中就能够得到救助。
二、实施“五化”建设,健全运行机制
惠民帮扶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制度来确保其日常运行。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抓了“五化”建设:
一是资源整合化。市民生工委建立以后,我们进一步加大了资源整合力度,把水、电、气等国有企业、YBC等社团组织的资源也整合进中心。尤其是成立惠民资金管理中心后,把涉及惠民帮扶工作的财政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社会募集资金统筹安排、“打捆”投入,由各专项资金管理单位具体实施,放大了惠民帮扶作用,建立了惠民帮扶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二是覆盖全面化。我市惠民帮扶的重点对象是全市城镇月收入250元以下和农村年收入1200元以下的困难群众。地震前,共有35.6万人,全部发放了《惠民帮扶证》,纳入了困难群众实名制微机数据库。地震后,又新增困难群众约8万人,正在将其基本情况录入微机数据库和纳入各级帮扶中心的服务内容。市、县惠民帮扶中心的服务能够全面覆盖低保和低保边缘的困难群众。
三是数据网络化。建立困难群众实名制微机数据库,并实现惠民网络资源共享,对于提高窗口、超市、药店、医院的办事效率,方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有着明显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数据库中的困难群众名单都来自基层,要在村或社区公示、要经过乡镇、街道、县市区的层层审查、核对。我们的窗口、阵地只要输入求助群众的身份证或帮扶证号码,就能够迅速了解居住地点、家庭成员和困难原因等情况,根据这些信息给予相应的帮扶。
四是运行制度化。将市县两级惠民帮扶中心纳入同级民生工委统一管理,明确了市惠民帮扶中心对县级中心的指导作用,建立了惠民中心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市惠民帮扶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工作的决定》等文件,市民生工委先后印发了市惠民帮扶中心关于《惠民帮扶证管理办法》、《应急救助办法》、《窗口阵地试行服务内容及工作程序》等系列制度,确保惠民帮扶工作规范运行。
五是活动规范化。市惠民帮扶中心建立以后,将全市涉及惠民帮扶的活动采取“四统一、共举办”的方式进行,即: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使用惠民资源,统一协调活动时间,多家单位共同举办。我们把活动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由政府主导、职能部门主办,中心协办,由财政出资的惠民活动;二类是社会为主、政府适当补贴、中心参与的公益性活动;三类是由企业出资、中心主办、工青妇等群团联动参与救助活动。实行分类管理、责权利落实到项目。这些办法,使帮扶活动既丰富多彩、又能够实实在在解决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自为政、重复帮扶、帮扶空档、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全力投入抗灾,创建应急机制
面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市、县两级惠民帮扶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不怕困难、舍生忘死、顽强拼搏,为夺取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迅速投身抗震救灾。地震发生后,市惠民帮扶中心迅速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在街头建立临时救助点,迅速封存惠民超市、惠民药房的物资,组织力量参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的抗灾工作。二是积极参与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等救灾工作。市惠民帮扶中心全力投入九洲体育馆受灾群众安置点工作,给九洲体育馆送去了第一批物资、第一批药品,设置了第一个医疗点,共诊疗救治受灾群众43850人次。同时,还参与了救灾物资接收组、直升机空中救援组、北川重建工作等多项工作。三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确保灾区孩子不失学。在这次助学活动中,我们把重点放在帮助受灾困难家庭的大学新生,响亮地提出“一个都不能少”,不能有一名灾区大学生因为受灾,因为贫困而不能上大学;不能让灾区的孩子再次受到伤害。在这次活动中,资助受灾贫困大学生2393人,资助资金654.7万元。四是调整工作重心,全力投入灾后恢复建设。市委谭力书记指出,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就是最大的民生。为此,惠民帮扶中心针对灾后重建中困难群众,开展了应急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等困难救助,以及 “送温暖、送清凉、送月饼、送绒衣、棉被、送轮椅”,遇难学生、遇难职工抚慰帮扶、孤儿孤残慰问工作。从地震后到9月底,市惠民帮扶中心共实施各类救助1.84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986万元;为灾区1.41万人次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帮助8571位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免费为1052名灾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培训。实施YBC国际青年创业计划,争取YBC全国办无偿提供扶持资金额度1000万元。目前,有24名灾区创业青年获得创业扶持资金145万元。
惠民帮扶中心认真总结抗震救灾中发挥应急帮扶的经验,制定了在大灾大难发生时,中心应对的紧急预案,使应急帮扶工作在机制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完善社会参与机制
要实现惠民帮扶中心长期运行,不仅要依靠政府、依靠财政、依靠部门,还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走社会办“慈善”的路子。一是集中帮扶事项,动员社会参与,形成 “大帮扶”工作格局。中心在进一步集中帮扶事项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心工作。在中心开办的民营诚信电子培训学校,深入灾区建立电子元件加工技术培训点,使许多受灾群众在帐篷、板房中,就挣到了灾后第一笔工钱。惠民中心把抗震救灾期间来绵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的情况,集中起来建立了“爱心人士数据库”,给他们写感谢信,希望他们继续支持绵阳惠民帮扶工作。二是开展主题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中心立足社会、面向群众,大力开展“惠民帮扶进基层”系列活动、“送温暖”“全国工会就业爱心帮扶”、 “专家义诊”等主题帮扶活动,加大对惠民帮扶政策和惠民帮扶项目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到中心来得到帮扶,扩大中心的群众知晓率,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惠民帮扶事业中来,提高惠民帮扶事业的社会参与度。截止9月底,中心已累计募捐资金143.8万元用于帮扶救助困难群众。三是坚持帮扶重点,扩大帮扶范围,提高社会影响力。中心在坚持主要服务困难群众的同时,针对其他群众,开展了购物、购药、看病优惠,水、燃气、公交补贴优惠,直接让利于民,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让更多群众关注、关心惠民帮扶中心。今年1-9月,市惠民中心共办理免费老年人、残疾人公交IC卡12076张,优惠4.67万元;办理燃气优惠2707户,优惠金额7.12万元;困难群众购物、购药、看病优惠让利63.76万元。
通过近两年的运行,让城市有26万多困难群众得到不同程度的帮扶,发放困难帮扶资金1501万元,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困惑。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我们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提出的“两个加快推进”,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支持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二是积极筹集物资确保受灾困难群众安全过冬;三是精心筹备元旦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慰问活动;四是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开展系列主题帮扶活动。
同志们,绵阳市惠民帮扶工作,与全总、省总的要求相比、与困难群众的需要相比,与兄弟市州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相比,还存在许多差距。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学习推广先进经验,再鼓干劲、再下功夫,为绵阳灾后重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