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残联+”模式 助残工作驶入快车道
作者:陆可丰 来源:督查科 发表于:2024年12月18日 文章点击数:63 【打印】
由市惠民帮扶中心和市区残联共同打造“残联+”模式,助残工作驶入快车道。近三年来,累计办理主城区及周边残疾人证4600余件,发放残疾人宣传资料14300余份,发放残疾人补助80.65万元。
一是“残联+网络平台”。窗口人员依托全国残联信息化平台,实行受理、审核、制证流程化、系统化,实现“数据网上跑”和“群众少跑路”,确保残疾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全年办理残疾人证1069件;二是“残联+评定医院”。指定市辖区通川区人民医院、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和通川区中医院3家医院,分别对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进行等级鉴定,建立周五工作人员定时到鉴定医院收取评残资料机制,覆盖市域残疾人员,惠及全市困难残疾群众;三是“残联+跨省通办”。窗口为非通川区户籍残疾人员提供新办、挂失补办、换领、注销、迁移、等级变更等业务服务,将残疾相关资料快递到户籍所在地残联办理并制证,压缩办理时限不超过7天,及时为区外域户籍的270名残疾人员提供便捷、高效残疾服务;四是“残联+专项活动”。开展“助残惠残,暖心相伴”政策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残疾人宣传资料5400余份,把“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辅具适配”等惠残政策传到千家万户,提升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
一是“残联+网络平台”。窗口人员依托全国残联信息化平台,实行受理、审核、制证流程化、系统化,实现“数据网上跑”和“群众少跑路”,确保残疾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全年办理残疾人证1069件;二是“残联+评定医院”。指定市辖区通川区人民医院、通川区红十字医院和通川区中医院3家医院,分别对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进行等级鉴定,建立周五工作人员定时到鉴定医院收取评残资料机制,覆盖市域残疾人员,惠及全市困难残疾群众;三是“残联+跨省通办”。窗口为非通川区户籍残疾人员提供新办、挂失补办、换领、注销、迁移、等级变更等业务服务,将残疾相关资料快递到户籍所在地残联办理并制证,压缩办理时限不超过7天,及时为区外域户籍的270名残疾人员提供便捷、高效残疾服务;四是“残联+专项活动”。开展“助残惠残,暖心相伴”政策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残疾人宣传资料5400余份,把“残疾人两项补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辅具适配”等惠残政策传到千家万户,提升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